蘇信義 海報  

 

以「我」為名發聲

         2000年高雄市立美術館創作論壇「生命流轉‧工業史詩」的創作自敘中,蘇信義在末段寫道:「創作是一種持續的關注,每個當下都是獨立的個體,一件作品的完成,正是另一件的開始。……經過了多年的航泳糾纏,我是TANKO(高雄)信義。」

         2013年,以「蘇信義」為題在台中舉辦睽違已久的個展,延續其創作主體脈絡並開展出更豐富的意涵。文化藝術漸漸成為普世價值的今日,對蘇信義而言,藝術則是堆疊生命的連續體,創作也是三十餘年來從未與生活切割的每日功課,藝壇人士常戲稱蘇信義是「打卡上班」的藝術工作者,因此其作品總與生活情境或生命感知有關,每一件作品都像旅途上的每一步,依循對藝術的堅實信仰一路至今,2012年11月蘇信義眾望所歸得到高雄文藝獎的肯定獲獎,並繼續站在如此高度為藝術發聲。

用優雅的語調回應生命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崔護〈題都城南莊〉

  在中國文學中常見借物抒情、感懷時空的詠物詩。出生於嘉義朴子,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的蘇信義,成長於台灣鄉土時期的他卻有著詩人般優雅的靈魂,無論身處敦厚純樸的農業聚落或是煙硝瀰漫的工業大城,蘇信義永遠用欣賞一座花園的心情看待一切,將眼見或拾獲的在場物件,以學院素養的創作手法轉化為如歌如詩般的畫作。1990年的「黑翔‧明曜‧島」系列開始、1991年「恆春‧風物‧誌」、1992年「聖境‧俗世‧光」、1994年「漂泊‧夢歌‧黃金路」、2000年「生命流轉‧工業史詩」直到2006年「信義冊頁『』」。連續的系列創作如同詩歌篇章,為生活環境及社會狀態描繪流動的筆觸色彩,而2012年的系列創作則是為這些篇章暫下結語。

        蘇信義常以文學觀點詮釋其畫作傳遞的意涵,試圖在寫實甚至殘酷的生命歷程中創造一些仍容我們欣賞的美景,更可以將這些美景置入我們的記憶中。2012年的新作中,超脫憂鬱凝重的生命觀感,深居簡出的家庭生活或是與家人共享的旅行沿途,都成為其信手拈來的創作素材。新作畫面上以畫布、色塊拼貼而成的背景透露些許遊戲意味,展現深刻體認生命後的真我,也指引他回歸到創作本質的探索。

2012-12-20 15.33.03  

全球化下的物件意涵

    「現成物提供了無中介的立即性與現存感,實現了攝影的保證真實,因為它給予觀者看到的是事物本身,而非近乎完美的幻象。」──Luttiken, 2001

        因為對藝術有著堅實的信念與使命感,使得1990年代的創作過程中,蘇信義在處理高雄的工業遺物時顯露憐憫與感傷,藝術已從物品本身超脫至創作的思維與意圖。2000年在高雄市立美術館發表「生命流轉‧工業史詩」系列作品,除了運用物件本身的過往傳遞訊息,另一項意圖則是透過處理不同的材料來挑戰學院養成的精密技術,藉此挑釁與衝撞由來已久的創作習性,回歸到面對材質當下的直接感受並與創作結合。隨著進入婚姻與養育下一代,生命的足跡已踏遍各地,視野與思維也由台灣的在地情懷延展為地球村的世界觀。相同的產業遺跡與殘留物件已經化身為文化資產,再次面對這些物件蘇信義則是充滿想像與期待,期待它們在未來的創作中展現全新風情,而創作輔以這些物件也衍生更豐富的意涵。

        「時間雕塑」系列作品回歸到只用機動性筆觸結合及附著於畫面上的物件:春遊(2012年,複合媒材、物件、畫布,80×80cm),粉紅犀牛遊走在似天空又似水面的筆觸上,呈現詩意自在的美感。時間雕塑(一)、(二)畫面上的筆觸除了色彩以外凸出的顆粒狀肌理,則是因為顏料硬化後的結果,在繪製當下變成蘇信義心目中的現場物件,這樣的處理方式驗證了達達主義及抽象表現主義強調的的立即性與真實性。時間雕塑記憶A(2012,複合媒材,畫布、物件,80×80cm),以保麗龍膠黏著物件時,刻意保留畫面上溢出物件以外的膠任其凝固,讓「介質」在作品完成之後也形成一項物件,更甚者,在黏著過程中讓物件完全被保麗龍膠包覆,凝固後也將其完整封存。單純地以繪畫為基調,再綴以物件及現場物質,強調其創作能量經過淬煉後的直覺性與立即性。

千錘百鍊的筆觸與色彩

        惠斯勒在1874年發表作品「黑與金的小夜曲──下跌的火箭」,並說:「藝術要跟顏色合諧協調,正如音樂要與聲音合諧協調。」

        就像一位專業的歌者需要每日鍛鍊基本發聲一般,蘇信義在1994~1999年間進行了一連串的紙本創作,在大小一致的畫面上反覆地進行筆觸堆疊,當然,也適時地將創作現場的物件拼貼其上。女體-青春三部曲(三聯作,2001,複合媒材 、畫布,162×130cm)除了色彩的調配以外,蘇信義也將筆觸視為三度空間經營,用色濃淡或運筆快慢都能製造空間視覺。藉著大量持續的反覆動作透析繪畫的本質與材質的物性,看似僅僅重申抽象表現主義強調的精神,實則形塑2000年之後作品的主體脈絡,筆觸、色彩與物件的交錯運用之下造就觀賞時的感受,如詩、如歌詞或如雕塑。

        2013年以自己的姓名為題舉辦個展,雖然已是藝壇資深創作人,也因為長期的評審工作閱歷無數作品,蘇信義仍是戰戰兢兢不敢輕忽鬆懈,每日進工作室除了梳理過往的作品脈絡以外,蟄伏已久的創作動能也再度開啟,試圖將由來已久的創作內容以系統性及關聯性的方式呈現。擺脫過去其作品因意識形態詮釋產生的迷惘與隔閡,結合了生命的體會、文學的闡述、物件的活力,進入到創作的回歸與整合階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senghsueh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